德育天地
心灵驿站 主页 > 德育天地 > 心灵驿站 > 高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建议
高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建议
文:陈冬映     编辑:陈冬映
 
    人们都说,现在的家庭教育缺乏两个重要的东西,一个是“缺心”,即家长只关注子女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不关心子女的心理需要(考试不仅是知识、能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一个是“缺德”,即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实,这两个“缺”对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也是许多家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抓子女的学习,却偏偏事与愿违或者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绩,必须首先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秀的非智力因素。
    关注子女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从童年走向成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交织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对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同学感到不适应,会出现许多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重视并正确的引导、纠正,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高中三年后的成长,甚至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子女调整心理状态,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为高中三年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一、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学习要求提高产生的心理问题
    首先,与初中课程相比,高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性增强。2、知识量增大。3、综合性增加。4、系统性增强。5、难度增大。
    其次,学习的形式也由教师的教会变为教学,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学生的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强调课前的预习、课内的思考、课后的复习、巩固。
    而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仍沿用学习初中课程的方法来学习高中课程,因而常常感到摸不着门道,上课时,似乎是已经听懂了,可一做起作业来,又觉得不怎么清楚,题型一变就不知该从何下手。学习上显得很被动,因而担忧、恐慌、焦虑。有的同学甚至是盲目的采取疲劳战术,通过减少文体活动,占用课间休息,甚至是吃饭、睡觉的时间来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强度,可尽管很努力、很刻苦,由于学不得其法,成绩却往往不如人意,于是自信心大大受挫,更感到迷茫、困惑,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以上出现的各种现象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此时如果过急过快地提出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会造成学生情绪上的混乱,使他们很难能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而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又决定了他们尚未具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帮助他们尽快地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千万不能一“放”了之,应该挤时间经常到学校来看一看,了解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特别是心理状态,并及时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解决问题。(不要以为子女到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孩子读了三年还不知班主任是谁?甚至不知孩子在哪一个班级。如果这样就可能害了您自己的孩子。)
    (二)青春期发育引起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生理剧变,使得一部分中学生感到不安。进入高中阶段,生理上发生的主要变化有:1、身体骤长,身高体重增加迅速。2、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内脏的功能增强。3、第二性征和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首先,身体上的急剧变化,使他们比较敏感、疑虑,同时,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由于对"自我形象"期望值过高,一些身体的外貌特征如个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生理的缺陷甚至是皮肤的黑白,脸上的"青春痘"等都会引起他们的烦恼,常常会为自认为的一些缺陷感到羞怯、自卑。
    其次,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大体上已经完备,但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过程还超过抑制过程,再加上由于身体高速发展造成的各器官系统间的不协调、不均衡,情绪显得十分不稳定,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刚刚还是情绪高涨,可一转眼就心恢意冷,一会儿还是十分的自信,可转眼就变得极度的自卑。
因此,家长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子女(尤其是更容易受伤害的女孩)进行生理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使学生们懂得正常的生理发育进程,减少中学生对自已身心变化的好奇或心理混乱与恐慌。帮助他们懂得在与异性交往中如何自制自尊和尊重对方,懂得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男女同学间正常的交往和友谊,使他们顺利的度过美好的高中生活。
    二、关注子女的非智力因素,加强对子女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不论是智力因素水平,还是非智力因素水平都普遍高于成绩差的学生,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主要不是智力因素(智商)的差异,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即缺乏学习的动力(取决于价值观和荣辱观)、学习热情、情感、性格兴趣学习意志毅力和行为习惯等。现在的学生智力水平都不差,他们中的多数人学习成绩差,更主要是受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德商、心商、学商、财商等)的影响。
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来自哪里呢?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都有密切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与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养大。家庭环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内容、父母的个性、父母的榜样作用等在子女心理发展中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好、如何不争气,殊不知这一切实际上是由家长自己造成的,家长教育子女方法的自相矛盾是导致学生非智力因素不良的主要原因。相对于智力开发而言,家长对孩子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应大有作为。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现在有相当部分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厌学、逃学,而产生厌学、逃学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学习动力,特别是那些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好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观思想根源就是价值观、荣辱观问题价值观错误、荣辱观颠倒,普遍缺乏学习动力;而缺乏学习动力的客观原因之一则是家长的娇惯、溺爱和过分保护。有些比较富裕的家长认为现在有钱了,不要苦了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觉得什么都来得容易,久而久之,就逐渐失去上进心和感恩之心。
    2.情绪: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良好的心境,如:高兴、快乐等,会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乐观地对待困难,心境最好时,就是学习效率最好的时候,最有信心克服困难的时候,反之,消极的、不良的心境,如:痛苦、不安,使人精神萎靡,意志消沉,注意涣散,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低。我们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动不动就发唠叨,或者婆婆妈妈,更有甚者,子女在做作业,自己却坐在旁边唠叨个没完,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子女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效率。( 当然这里不是说父母要顺从子女,只是强调要讲究教育方法); 还有的家长经常把夫妻不和或工作、生活上的不顺心带来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子女身上,或者把不该让子女知道的事情,说给子女听,这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就更大。因此,做为家长在处理与子女的关系上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场合。给子女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情绪中,焦虑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学生面临重大考试,担心考试成绩影响升学和就业,会产生焦虑。焦虑对学习的影响表现在: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程度过大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中等程度的焦虑,学习效率最高。因此,家长不能给孩子的压力过大,也不能都不给压力。要把握分寸,注意孩子的性格。
    3.意志: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因为读书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情,经常会遇到难题和挫折。那么意志坚定顽强的学生应表现出在学习和任何困难面前有信心、有恒心; 信心也称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个人有信心,他就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意志行动中去,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被困难和挫折所压制。孩子有没有信心与父母对他的态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父母及他人对自己期望和信任的程度高,则会增强个人的信心,反之则会削弱信心。现在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信心不能说与有些家长的教育无关:有的孩子在家里想做些事情,父母怕他做不好或做不来就不让他做,经历多次就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以至失去信心。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上出现困难或考试不理想时,不是给孩子鼓励、树信心、帮助找原因,而是经常骂孩子不行、笨蛋,长此下去也会使孩子失去信心。
    也有些孩子有信心,但当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时,信心会逐渐丧失,这就是缺乏恒心,信心若没有恒心作支持就会半途而废,甚至一事无成。为了培养孩子的恒心,特别是学习过程中的恒心,家长必须要帮助孩子认真考虑如一两个问题:第一,要充分估计困难。困难这个东西,如果有思想准备,重视它,碰到它时就不会束手无笨,惊慌失措。第二,要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困难离成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闯过去了就可能成功。
    不良的意志品质,缺乏毅力,不会吃苦,也是现在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现在的许多孩子缺乏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果敢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对造成的后果。有些家庭、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为孩子包办一切,唯恐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唯孩子命令是从,其结果是使孩子逐渐变得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而学习则是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
    那么,家长应怎样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呢?
    首先,家长要辩证地认识孩子所遇到的挫折,看到挫折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体受一些挫折,特别是在人生的早期经历一些挫折,可以使人更快地成熟起来。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如果没有挫折的经历,没有抗拒挫折的毅力和能力,那么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可见,一个人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和应付挫折。退缩、放弃和自我毁灭都是不明智的的举动。另外,挫折的经历有利于丰富一个人的知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挫折从反面丰富了人生的经验,会让人长见识,提高能力。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从眼前来看可能是件好事,但从长远来看则未必是件好事。
    其次,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要给予谅解、鼓励和必要的帮助,让孩子冷静下来,从中获取一些教训、启发和知识,变消极为积极,千万不能漠不关心,更不能一味埋怨、批评。

    根据近两年来对我校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甚至自杀因子上有明显特征,而追溯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原因(即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家长与子女间的信任感较低等)。所以,父母应加强对子女的心理问题关注,不逃避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转变教育观念,从学习本身以外的非智力因素入手、从改变子女的不良习惯和关心子女的心理入手,并与学校积极配合,才有可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全面的素质。
 
 
我不想有出息(高一某学生的文章)
    请你不要再说什么大道理,闭上你的嘴巴好吗?
    从小我就一直听到各种各样励志的故事,各种各样的语言来激励我去努力。直到现在还能听到老师站在班级里推着他的黑框眼镜说出那些被重复过千万遍的名人名言,然而更多死在成功路上的尸骨们被这些浮华践踏过的瞬间,我们看不见。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问过父母学习的意义,得到的却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什么叫为了你自己?我听不懂这其中蕴藏的含义,我也不知道大人们何来的勇气问出“不好好学习你将来能有什么出息”这样的话?
但我们的生命不是死板的剧本,不是孩子的前传,不是别人的旁白,更不是父母的番外篇。为什么你说我的梦想太过遥远?你说世界上写作好的人那么多,我能占据一席之地吗?请你告诉我,学习好的人那么多,我又算个什么?你说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做到,学习不好总有一天会超过别人,然而你却拒绝让我写作,就好像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只是一种玩笑。你看着我付出超过你预期的努力,你感到害怕,你害怕我在这条路上走的太远,你想把我拉回世人所认为的正轨。请你告诉我,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有什么不对吗?
 更何况我并没有偏离正轨。请你告诉我,我有比大多数人差吗?我不碰游戏不沾烟酒不纵欲望不荒度年华,请你告诉我,我是一个极端的人吗?我不任性不发火不克己不死板不辜负青春,我写作练字打球健身阅读思考,我希望看到这个世界的两面,希望看到在地平线外的东西,一度失去在人们视线外的东西。
    我不想长大。谁告诉你们人一定会长大?谁告诉你们人总要成熟?又是谁告诉你们人终将老去?哦,我忘记了,一代代人都这么说,说着说着你们信了。当别人活得越来越成熟,我却试图活得像个孩子。想打球的话就去打球好了,为什么要在意是不是在上课?想不说话就闭嘴好了,为什么要迁就那些无聊的人的观点?想散心就出去好了,为什么要和那么多人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当我一个人打着伞走在学校里,我听见暴雨打在窗户上,迫不及待地想进去,就像你们迫不及待地想出来;然而你们没有一个人和我一起。诺大的校园里我只看得见我一个人,我看到草地上不知名的紫色花瓣,我看到蹦跶着的青蛙,我看到松针上垂着一层层的晶莹的水珠,我看到雨中的天空,湮没在无声的世界里。我知道你们永远看不到用四脚爬行的青蛙,看不到剥落茎干的白杨,看不到四散一地的碎石。你们上了这么多年学,来,大声告诉我,雨中的松针是什么感觉?脚底沾满泥土是什么感觉?湖面飘满落叶是什么样子?
     我不想有什么出息,就算有什么天大的机遇落在我的面前,让别人去捡,让他们成功,让他们被歌颂好了!我比谁都更相信努力的意义。你知道吗,不是我争取来的成功,请它离开?
     很多人都被指责过,我知道几乎是所有人都受过这样的疑问。
    “你有自尊吗?”
    “你有羞耻心吗?”
    “你有资本吗?”
    “你有脑子吗?”
    “你有出息吗?”
    我想大声告诉他们:“你有病吗?”我不过是一个平庸的人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落进人群中也许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人,我没有自尊没有羞耻心没有资本没有脑子没有出息。你要是拿一种高标准要求我,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不好意思,我是个次品,我不标准化。 我告诉你,我不想有出息。  
 
 
写给家长的话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我十分理解您无助的心情,但我首先要强调的是,您完全不必焦虑!
首先,您的孩子能写这篇文章,本身就说明您的孩子愿意与你沟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您听。世间没有什么比倾听儿女的心声更让人高兴的事了。教育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大人老师说孩子听,而是一种内省。任何教育都需要内化反省,才能形成内驱力,从而收到教育的功效。这就需要一种双向的沟通。而这篇文章,是双向沟通的尝试,是教育的反馈,总比孩子啥都不反应好,啥都闷在心里好吧?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想必您一定会轻松很多。
    其次,您的孩子有良好的生活感悟能力。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不能以考上大学为终极目标;学习也不能用有没有“出息”来衡量。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一个真、善、美的人。您的孩子能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可谓真;能与父母进行沟通,可谓善;能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情趣,可谓美。我把自己孩子的成长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河畔的金柳》,翻开正文的第一页,第一个小标题就是“做个好人”。我们所有的教育恐怕都要落在“好人”这个要求上吧!我在书中记述了大量的孩子感悟生活中美的事例,比如回家途中拣到一根枯枝,外出旅游她先给朋友亲人购买礼物等。
最后,您的孩子正处于迷惘的阶段。他在思考生活,在思考人生,尽管这些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很幼稚,但每个人都是从这种单纯走向现实生活的。他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想有出息”,运用了大量的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旁观者我看来,是青春期的迷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春叛逆——叛逆是因为迷茫。他还没有接触现实,所以把生活想象得过于轻松,把社会想象得过于简单,这都很正常。我的孩子高三了,马上要参加高考,整天还像个毛毛虫一样:见到我们给疏通下水道的工人付了100元钱,马上表示自己也去当修水工;在填写高考报名表,这么严肃的事情上,她在爱好与特长一栏里填的是“写作和阴阳学”;在自主招生自荐材料的末尾堂而皇之地写上“我精通阴阳学,擅长风水,喜好相人,被同学誉为‘半仙’”……我们都是哈哈一笑,姑且听之。您的孩子在文章里面没有悲观厌世,没有过激的言论,他只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而已。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比如很紧张,希望去教育他,说服他,或者责备谩骂,都会强化他的心理;唯一要做的是接纳,像大海一样地无限接纳。淡化处理,也许他只是信口说一说,过两天他自己都忘了。
    2011年我写了一篇文章《我需要什么样的女儿》一文,现摘一些片段与您共享。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中,积淀了很多惰性,其中有一个就是总把自己未了的愿望迭加到孩子的身上。换句话说,每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身上就背着祖辈辈辈因袭的期望。比如,父母没有结为婚姻的,便指望儿女结为婚姻,酿造出封建时代许多指腹为婚的悲剧。比如父母不识字,一旦儿女有机会上学,便指望孩子中状元,以光耀门楣。
    其实,中国还有一句古语“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往往被人忽略。而西方国家的孩子,一旦出生,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要他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伟大的,成功的。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有记者采访他的母亲时,问:“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自豪?”母亲沉吟半晌,说:“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令我自豪!”
人们无限惊喜地问:“那您的另一个儿子呢?”母亲骄傲地回答:“他正在东边的地头上翻土豆呢!” 杜鲁门的母亲是伟大的,因为她拥有宽广的胸襟和众生平等的理念。与此相似的是鲁迅临终时的遗言,他叮嘱儿子只要自食其力就好。广大父母千万记住:我们是养子女,不是养精英。养子女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很好理解,不生病,吃得香睡得踏实就行,但心理健康理解起来就比较复杂。简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有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受人之事,忠人之托,能给人以安全感,就应该算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了。
    人生的路其实很长,求学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可以决定今后的生存台阶。但出社会以后的路,也很重要,良好的做人品质可以弥补很多东西。我期待着金柳能身心健康,只要她身心健康,她的生活就一定会幸福,而幸福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意义!
    如果您的孩子实际情况与文章所描述的相同,我认为您大可不必过于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不碰游戏不沾烟酒不纵欲望不荒度年华”,“我不任性不发火不克己不死板不辜负青春,我写作练字打球健身阅读思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是不会没有谋生的技能的。孩子在文章中反复提到的“出息”一词,我作为一个43岁的中年人,一个拥有26年教龄的教师,一个17岁孩子的父亲,下出的定义是:只要堂堂正正自食其力地活着,就是有出息。我在《河畔的金柳》一书的封底上写着:“世界上最值得炫耀的事,不是锦衣玉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宁静的心。”
    言不及义,请海涵!
    此致 夏安!
西安高新唐南中学  金乾波
 4月22日 星期三
  
编后记
    这则教育案例摘自我校金乾波老师的博客之中,也是我们无数教育故事中的一则,希望能够带给您些许启发。孩子是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优秀品质,请珍爱自己的孩子,学会欣赏他们的独特个性,学会肯定他们的点滴努力,孩子的成长定会不断带给您幸福和快乐!
    唐南中学心理咨询邮箱:459853876@qq.com
    欢迎各位家长来信与我们交流孩子的心理状态,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教育心得,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西安高新唐南中学
                                                          政 教 处